黃金葛 (Epipremnum aureum) 養護指南
天南星科麒麟葉屬(Epipremnum)的綠蘿為常綠藤本植物,攀援莖(scandent stem)上會有多個分枝,葉片薄而革質有光澤,大多呈現為不對稱的心形。因其形態優美,栽培養護簡單,是室內常見的觀葉植物。
快速護理指南
- 我應該多久給一次黃金葛澆水?
- 哪種土壤適合黃金葛 ?
- 黃金葛一個黃金葛需要黃金葛 ?
- 我如何種一個黃金葛 ?
環境因素
水分
綠蘿( Epipremnum aureum )原產於印度尼西所羅門群島的熱帶雨林,喜歡溫暖濕潤熱的環境,生長溫度不應低於10 ℃ ,在20 - 30 ℃條件下生長最適宜。綠蘿喜歡濕潤,因此可以在植物周圍用噴霧增加濕度,2天一次,冬季可以3-4天一次。
光照
綠蘿為喜陰植物(Shade-requiring plant),忌陽光直射,喜散射光。室內作盆栽栽培時,可置於窗戶旁一定距離。強烈直射光照可能會灼傷葉片,而散射光過少可能會影響其光合作用;每天接受4小時散射光,綠蘿的生長發育最好。綠蘿在室內向陽處可四季擺放,但在光線較暗的室內,應每隔半個月轉移到光線稍強的環境中恢復一段時間,否則會引起莖幹徒長,株型鬆散稀疏。
土壤
綠蘿喜歡濕潤透氣且富含有機質的栽培基質,pH值4.5~6為宜。建議選擇透氣疏鬆的栽培基質如泥炭(peat),適當加入園土(garden soil)以增加基質的保水性,加入細沙或者珍珠岩(perlite)改變基質的透氣性。可供參考的栽培基質配方,比如泥炭:細沙:園土=1:1:1,或者腐葉土(leaf mold):泥炭土:珍珠岩=2:2:1。建議在移植換土之前,澆一次多菌靈溶液(Carbendazi)對栽培基質進行消毒,或者提前把栽培基質放在太陽下曝曬,避免土壤病菌引起植物感染。
日常養護
定植
綠蘿常通過莖段進行扦插繁殖,可以栽培在土壤中或水中。選取葉色亮麗、葉質肥厚、生長健壯的當年新生枝條,剪取其中長約15cm(6英寸)、含有2~3節的莖段。將枝條下部葉片去掉,對枝條底部進行45°斜剪,可以增大接觸面積、幫助它吸收養分。注意修剪莖段時不要傷及氣生根。剪切下來後,用生根水(Rooting powder solution)浸泡兩分鐘後晾乾。
扦插在土壤中的話,栽培基質可以採用細沙和爐渣(waste slag)的混合物,扦插前通過太陽曝曬對基質進行消毒。扦插時先用竹籤進行扎孔,以免傷害莖段。扦插時避免插太深,枝條的一半長度要露在土壤表面。扦插完後澆透水,放在陰涼地方養護,平時要保證空氣濕度,不能太乾燥,枝條生根後可正常養護。
栽培在水中時,盡量剪下帶有氣生根的枝條,這樣會提高成活率,枝條長度控制在7~10cm(3-4英寸)左右。同樣去掉下部分的葉片,再放入水培容器中。水量不要太多,水沒過枝條1/3或1/2的位置即可。在植株還未生根之前,2~3天換一次水並清洗容器,其生根後,一周換一次水即可。
施肥
綠蘿生長速度較快,缺肥時葉片就會變小,生長速度變慢,甚至老葉發黃。綠蘿施肥需要注意季節和方法,春季可以每10天左右施肥一次;夏季半個月施肥一次;秋季施肥一次即可;冬季不向土壤施加肥料,可以每20~30天用液體肥料噴施葉面,以使葉片青翠發亮。施肥時要注意控制肥量和濃度,多施氮肥;日常可以對根部施肥以外,還可以進行葉面施肥。綠蘿的施肥以施加氮肥為主,輔助施加適量鉀肥,可用0.1%的尿素(urea fertilizer)和0.1%的磷酸二氫鉀液體肥料(0.1% potassium dihydrogen phosphate Liquid fertilizer)。施加氮肥(nitrogen fertilizer)能使綠蘿枝葉生長更快,施加鉀肥(potash fertilizer)使綠蘿葉片翠綠。
修剪
當綠蘿生長過於旺盛時,可將它過於繁密枝條直接剪除。去掉多餘或無用的枝條,可以使其保持良好的透光通風環境。如果枝條長度超過20 cm(約8英寸)後,可以對其進行修剪,避免過多養分消耗。發黃患病的葉片要進行剪除並進行殺菌處理,使其遠離病害威脅。日常還可對綠蘿進行造型修剪,先設計好理想的造型,然後對綠蘿的枝條按照造型進行修剪,使其保持良好的株型,提升觀賞價值。換盆時,可以對綠蘿的根部修剪以及清洗,剪去長根、病根和腐爛根系,然後消毒,等傷口晾乾,再重新種植養護。
採收
綠蘿為觀葉植物,可以選擇葉片較多且顏色好看的枝條,用鋒利剪刀斜切成小段,插入清水中觀賞。
繁殖方式
綠蘿可以使用莖段或葉片進行扦插繁殖。莖段扦插方法參考前文(mentioned above),本部分主要介紹葉片扦插法。可以選取枝條中上部的健康葉片,用小刀從葉柄基部切取,然後插入清水或栽培基質中。葉柄入水深度宜在1~1.5 cm(0.4-0.6英寸)。若入水太淺,水分蒸發後不及時補充,葉片容易萎蔫;若入水太深,葉柄容易腐爛。插入後5~7天換1次水,注意保持空氣濕度、通風換氣。
季節性注意事項
綠蘿春季生長速度最快,養分消耗也越快,所以不能在這個時候讓它缺乏光照。缺乏光照時會影響它的生長速度,嚴重的話還會影響光合作用,葉子泛黃失去生機。春季水分蒸發速度不是很快,但是植物消耗水分的量較大,因此要保證土壤濕度足夠。
常見問題
綠蘿葉子為什麼發黃了?
綠蘿出現葉子發黃,可能是因為澆水過多或過少、光照時間不足或長時間強光照射、溫度過低或者溫度過高、施肥過多導致根系失水生長不良。綠蘿葉片發黃的解決辦法,要根據其發黃的具體原因來調節。
綠蘿為什麼會根系腐爛?
綠蘿出現根系腐爛,可能是因為溫度過低、澆水過多、水質較差、真菌感染等。栽培於花盆中的綠蘿如果發生根系腐爛,一般是積水過多造成的。需要把爛根剪掉,清洗乾淨,重新栽種。也可能是種植環境不通風,導致土壤發霉;以不潔淨的水源澆灌也可能導致土壤滋生細菌蟲害,引起根系腐爛。可使用多菌靈藥劑對土壤進行噴灑處理。
綠蘿葉片為什麼會長黑斑?
可能是真菌感染導致的,原因可能是栽培土壤不干淨,或生長環境長期不通風,或生長溫度溫暖潮濕,導致細菌生長。建議將土壤內的雜質清理乾淨,然後使用多菌靈稀釋500倍溶液,每7天給綠蘿植株噴灑一次。
常見病蟲害處理方式
葉斑病
葉斑病主要表現為葉片出現許多褐色的小斑點。需要及時發現並清除病葉,並使用95%的代森銨(Desensenium)500倍液,或80%的多菌靈(Carbendazim)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等噴施,即可進行預防及治療,在此期間需要注意通風。
炭疽病
炭疽病主要影響葉片中段,出現紅褐色或黑褐色的斑點,隨著病情加重,斑點會逐漸擴大,出現帶環狀斑紋。首先我們需要清除病葉,然後使用藥物進行防治,如代森錳鋅(Mancozeb)、多菌靈(Carbendazim)、托布津(Thiophanat-Ethyl)對炭疽病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。
根腐病
根腐病主要表現為根部腐爛,導致葉片枯黃脫落甚至植株死亡。綠蘿在根腐病發病初期,只需要噴50%多菌靈(Carbendazim)可濕性粉劑500倍液,或者直接對其根部進行澆灌;如果病害較為嚴重時,需要拔出綠蘿植株,剪去它的腐爛根系,換土換盆、重新種植。
蚜蟲
蚜蟲是綠蘿主要蟲害之一,在室內種植時蚜蟲的影響會更大,蚜蟲會刺吸新生枝葉的汁液,會影響到植株的正常生長。情況不嚴重的時候可以用草木灰沖洗葉面即可去除,如果蟲害較多的情況下,可以用吡蟲啉乳劑(Imidacloprid emulsion)以1:50的比例兌水稀釋後噴灑。
介殼蟲
介殼蟲也是綠蘿的主要蟲害之一,吸附在葉片上使得葉片失去光澤,其排泄物也會導致炭疽病的發生,所以介殼蟲的防治非常重要。介殼蟲較少時,可用棉花沾取75%的灑精或洗衣粉,抹去其活蟲體,並且使用25%的撲蝨靈可濕性粉劑(buprofezin wettablepowder)2000倍液噴殺,每15天一次,連續2次。
其它病蟲害
另外,請注意以下不是很常見的害蟲
- 馴鹿規模
- 枯萎病
- 細菌斑病
- 白絲病
- 疫黴疫病

相關搜尋項目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