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簪 (Hosta plantaginea) 養護指南
快速護理指南
- 該多久給玉簪澆一次水?量是多少?
- 哪種土適合種玉簪 ?
- 玉簪的生長需要多少陽光?
- 如何修剪玉簪 ?
環境因素
水分
玉簪喜歡排水良好的生長環境,不同品種的耐濕性有一定差異,其中厚葉品種相對更耐旱一些,但也不宜種植在乾燥裸露的或有強風的地方。它們其中有些品種耐濕性較強,但也不適宜種植在積水或過於潮濕處。
光照
土壤
日常養護
定植
玉簪可以種植在花園中,也可以種植在花盆中。 種植一般都在春秋季,結合植物的分株進行 ,避開溫度高且土壤乾燥的仲夏。植物種入花園前, 先充分鬆土, 施足腐熟的有機肥作為基肥後再移栽。
栽植時要深淺適中, 不至於露出根系, 也不埋沒植物。植物間距一般為20 - 30 cm ,根據植株大小和綠化要求來調整。栽後建議立即澆透水, 使土壤與植株根系充分接觸。
作盆栽的話,最好選擇帶有排水孔的花盆,直徑20 - 45 cm均可,根據植株大小來定。可以採用園土、腐殖土、沙礫等成分配成栽培土壤, 用多菌靈粉劑等進行消毒。移栽時注意在盆口留2.5 cm高度,避免澆水時水分溢出。栽後也需要立即澆透水, 置於陰涼處。 在土壤表層可以覆蓋一層礫石 ,不僅美觀,還可以防止生長雜草或者澆水時濺起土壤、弄髒葉子。
施肥
作為盆栽的玉簪 ,常在其生長期施用一些通用的液體肥料,每月一次,施肥後立即澆水。開花前, 也可葉面噴施0. 1%尿素和0. 2%磷酸二氫鉀混合溶液1~2次, 使葉色翠綠, 花繁葉茂。
修剪
採收
玉簪的帶梗花序或葉片都可以採收來觀賞。夏季, 等到花序最下方的花蕾呈乳白色、充分膨大就要開放時, 就可以作為鮮切花採收了。在葉片生長到足夠大小時, 就可以採收下來裝飾在花束中。採收時間最好在上午氣溫較低的時候, 植物不容易失水。
繁殖方式
季節性注意事項
常見問題
為什麼玉簪葉片會發黃?
可能原因有四點。
玉簪怎麼進行分株?
怎樣避免玉簪葉片枯黃?
常見病蟲害處理方式
葉斑病
葉斑病是炭疽病和灰斑病的總稱,主要損害葉片。葉上的病斑近似圓形, 呈灰白色至灰褐色, 病斑上生有小黑點。後期病斑破裂穿孔, 病斑可連接成不規則形。莖、葉柄、花葶染病後形成長條形病斑, 嚴重時引起葉片枯黑死亡, 秋季生長在潮濕環境的植株發病嚴重。
灰斑病的病斑較小, 灰白色, 邊緣暗紅色, 多發生在夏秋季。在染病後期, 病斑兩面均產生淡灰色黴層。一旦發現, 應及時摘除病葉、清除染病植株。發病初期, 也可以噴施1%波爾多液進行治療;平時澆水時, 避免泥水飛濺葉面, 以免病菌傳播和蔓延。
銹病
銹病的症狀為嫩葉呈現淡黃色, 葉面有圓形褐色病斑, 影響觀賞。葉片上發現病斑時, 應及時剪除, 防止其擴散侵染範圍。可用殺菌劑進行防治。
白絹病
在高溫多雨季節, 玉簪容易發生白絹病,導致植株根頸基部及葉柄基部腐爛。預防方法是栽培時使用消毒後的土壤, 不能使用未腐熟的基質, 同時避免植株栽種過密。病害發生後, 建議使用有機殺蟲劑、按照包裝上的推薦劑量進行噴灑。
蝸牛
蝸牛會危害玉簪的葉片,在葉片上留下零星碎齒痕跡。可用80%滅蝸靈或10%多聚乙醛撒在土壤表面進行防治。或者也可以手動摘除它們。
蛞蝓
蛞蝓白天隱蔽,會在夜間活動,啃食玉簪葉片、造成葉片缺刻,出現孔洞,嚴重的時候會咬壞植物。可進行人工捕殺, 或撒石灰粉防治。
其它病蟲害
此外,下面列出了一些不常見的病蟲害,還請多多注意
- 線蟲
- 鹿
- 兔子

相關搜尋項目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