羅勒 (Ocimum basilicum) 養護指南
快速護理指南
- 該多久給羅勒澆一次水?量是多少?
- 哪種土壤適合種羅勒 ?
- 羅勒的生長需要多少陽光?
- 如何種植羅勒 ?
- 如何給羅勒施肥?
環境因素
水分
羅勒原產於亞洲熱帶地區, 因此喜歡溫暖濕潤的生長環境,耐熱不耐寒,耐乾旱而不耐澇 。適宜的生長溫度為白天22 - 28 ℃ 、夜間13 - 18 ℃ 。若環境溫度低於13 ℃ ,植物的葉片會變黃,溫度低於10 ℃易引起植物凍害,若溫度高於35 ℃ ,植物葉片會失水下垂。
光照
羅勒 屬於全日照植物 ,整個生長期需要充足的陽光。最好把它放在向陽處,平均每天日照6h以上最佳。若光照不足,植物的光合作用會受到抑制,積累的營養物質會減少。
如果它的葉片薄、香味淡,可能是由於平均每天日照低於4h,需要適當增加光照時間。但在炎熱的夏季要適當遮蔭,尤其幼苗期的羅勒要避免強光直曬。
土壤
羅勒是深根植物,根系深度可達51 - 102 cm ,因此排水良好、肥沃疏鬆的沙壤土或腐殖質壤土最佳 。盆栽可用草炭和蛭石2:1混合作栽培土壤,也可用園土與腐熟的有機肥按2:1比例充分混勻。
羅勒對土壤的要求不嚴格,在酸性土及鹼性土中均可種植,能耐受的pH範圍為5-8,但中性的土壤最佳。
日常養護
定植
羅勒一般於春秋播種,播種最好選擇晴天上午 。在播種前可把土壤放在陽光下曬一曬,以殺死土壤中的有害微生物。選擇飽滿、無蟲害的種子,將種子均勻撒播在土壤中,然後蓋上一層5 mm厚的土,最後進行澆水。如果擔心播種不均勻,可以提前將種子與細土混勻,再撒播於土壤中。
播種時的溫度最好控制在20 ℃左右,預計4-5天會長出小苗。當植物長出1-2片葉子的時候,可以適當拔去部分生長不好或過分密集的幼苗,小苗間距控制在3 - 4 cm左右。當植物長出8-10片葉子時可以進行移栽,植株間距保持在25 cm左右。
施肥
春秋季是植物生長的旺盛期,根、莖、葉生長,花芽分化。夏季氣溫高,水分蒸發快,同時也是植物生長的旺盛期。 可施用液體肥料,濃度宜小,次數可多一些 。冬季氣溫低,植物生長緩慢或停滯,一般不需要施肥。
修剪
採收
羅勒可以觀賞也可以隨時採摘食用。 葉子可在開花前採收 ,用小刀割取,盡量避免傷害根部。它的葉子可用於涼菜或沙拉,與海鮮一起食用可去除腥味,曬乾或烘乾後可作為香料調味。莖、葉和花序可在花期前採收,可用於提取精油,在連續放晴2-3天后的9:00-17:00採收的莖、葉和花序最好。它的種子一般可以在8-9月採收。
繁殖方式
羅勒可用扦插繁殖或播種繁殖。家庭栽培一般以播種繁殖為主。
季節性注意事項
羅勒耐熱不耐寒,因此冬季最好將植物移至室內。在夏季可適當遮蔭,尤其是幼苗要避免強光直射。夏季氣溫炎熱,同時也是植物生長的旺盛期。夏季施用的液體肥料濃度宜低,施肥次數可多些,為植物補充養分和水分。夏季要注意保持排水通暢,因為濕度過高、排水不良,容易導致植物感染真菌性葉斑病。
常見問題
為什麼葉子變黃或枯萎?
葉子變黃或枯萎的原因有很多。一個是環境溫度過低。若溫度低於13 ℃ ,它的葉片會變黃。因此在冬季若環境溫度過低,最好將羅勒屬植物移至室內。土壤長時間乾燥導致植物缺水,或者土壤排水不通暢,都可能引起植物病害。若土壤長時間乾燥,可勤澆水;若土壤排水不通暢,可更換排水性好的土壤基質。光照不足,植物無法通過光合作用產生足夠的能量,葉片就會變黃或枯萎。可將植物放置在向陽處,至少要保證植物平均每天日照6h以上。此外,也有可能是因為土壤肥力不足導致葉子變黃或枯萎,可施加適量有機肥,改善植物生長狀況。
為什麼出現葉尖枯萎?
葉尖枯萎一般是由於澆水不當或光照條件不合適。可以換盆,以及控制好澆水量。在夏季和冬季及時調整光照條件,比如夏季避開強烈的陽光曝曬,冬季保證光照充足。
為什麼葉子捲曲起皺?
可能是澆水不當,植物無法獲取足夠的水分,葉子就會因為缺水而萎縮,需要控制好澆水量。也可能是換盆時根部受到了損傷,植物通過根部吸收土壤中的水分,根部受傷也會導致植物缺水,這種情況需要一段時間植物才能恢復過來。也可能是受到如蚜蟲等蟲害影響,蟲子吸食植物體內汁液,導致嫩葉捲曲、皺縮。這種情況可用水沖走葉片上的昆蟲,或使用專用的農藥驅除。
為什麼植物沒有香味或香味淡?
羅勒的香味隨品種不同而不同,一般會散發出如丁香般的芳香,也有略帶薄荷味、稍甜或帶點辣味的。若香味不濃,可能是因為日照不足或土壤肥力不足,要保證植物平均每天日照高於4h,適量施加緩釋肥,增加土壤養分。
為什麼它一直不開花?
主要的原因是植物缺乏光照或缺肥。建議將植物放在明亮通風處,每次澆水時可適量添加營養液。也可能是由於澆水時長期使用含有礦質鹽分較高的自來水,建議使用雨水或蒸餾水代替自來水進行澆灌。
為什麼羅勒的根系會腐爛?
羅勒為深根植物,根系深度可達51 - 102 cm ,因此首先要保證花盆大小及深度合適。此外,根系的生長與土壤有密切關係,土壤排水性透氣性差、澆水不當,都有可能導致植物根系腐爛。最好使用沙質壤土或排水性透氣性好的土壤。在夏季應適當多澆水,在冬季適當少澆水。
常見病蟲害處理方式
葉斑病
真菌性葉斑病主要發生在春末等溫暖高濕季節。感染的葉片邊緣會出現很多清晰的褐色圓點。若發現它出現此類病症,要改善環境的通風條件,避免環境濕度過高。被感染的葉片要及時摘除,再噴灑波爾多液(Bordeaux mixture)或專用的農藥控制葉斑病,或噴灑枯草芽孢桿菌(Bacillus subtilis)控制病害。
紅蜘蛛/葉蟎
若羅勒葉片先發紅,再而發黃,翻看葉片背面發現0.02 ft大小的小蟲子和一些蛛網物,可判斷是感染了葉蟎。需用水沖刷葉背,再用專用的除螨類農藥噴灑,反復多次,才可以徹底消滅葉蟎。
蚜蟲
蚜蟲通常聚集在植物的幼嫩部位,肉眼可見。它們吸食植物體內汁液,導致嫩葉捲曲、皺縮。為害不嚴重時可噴水驅除蚜蟲,數量較多時需噴灑專用農藥殺滅。
粉虱
受到粉蝨侵害的植株葉片上,會出現一個個黃色小斑點,當粉蝨多時葉片會變黃。可用專用農藥殺滅,但粉蝨容易產生抗藥性,最好經常換藥劑進行噴灑。
其它病蟲害
此外,下面列出了一些不常見的病蟲害,還請多多注意
- 霜霉病
- 枯萎病
- 灰黴病
- 蝸牛和蛞蝓
- 跳甲

相關搜尋項目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