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蕙蘭屬
植物名: Cymbidium
蕙蘭屬
植物名: Cymbidium


描述

台湾为蕙蘭屬的原生地之一,品种丰富多样。古代北宋黄庭坚的《幽芳亭》曾对其描述道:「一干一华而香有余者兰,一干五七华而香不足者蕙」,正是其名由来。我们通常可以于气候凉爽的高海拔地区发现它们的踪影。

蕙蘭屬的物種


紋瓣蘭
在通風良好、光照適中的地方,紋瓣蘭才能好好生長、維持它的優雅和美貌。夏天千萬不能把紋瓣蘭放在太陽能夠直射的地方,不然葉片可能會燒焦。

鳳蘭
鳳蘭是一種附生蘭,會開出白色或奶油黃色的花朵。由於此植物分佈普遍,花朵大小適中且花期長,因此具有非常高的觀賞性,大多被栽培為園藝觀賞性花卉。

報歲蘭
因其開花時節接近中國農曆年前後,所以被稱為報歲蘭。早期在台灣各地都能發現它的蹤影,不過蘭花經濟價值高,容易被採摘,現在已經很難在野外看到它了。澆太多水易引發根腐病,常被介殼蟲騷擾。

碧玉蘭
台湾为碧玉蘭的原生地之一,品种丰富多样。古代北宋黄庭坚的《幽芳亭》曾对其描述道:「一干一华而香有余者兰,一干五七华而香不足者蕙」,正是其名由来。我们通常可以于气候凉爽的高海拔地区发现它们的踪影。

建蘭
葉子長30-60厘米,平坦而柔和,但乾燥時會出現許多條紋。花的直徑為4-5厘米,類似於順蘭。

九華蘭
九華蘭是台灣蕙蘭屬中最大的物種,喜歡在濕潤、排水良好且能透光處生長,常作為觀賞盆栽。其種名Faberi是為了紀念十九世紀來中國傳教及收集植物的德國植物學家Ernst Faber。九華蘭被稱為「蕙蘭」,成語「蕙質蘭心」則用來形容女子高雅且純潔。

垂花劍蘭
垂花劍蘭外型優美、花香馥郁,觀賞價值獲世界公認,與玫瑰、非洲菊、康乃馨並稱世界四大切花,更獨享「切花之魁」的美譽。它對空氣中有害物質格外敏感,可以作為偵測指標!

Cymbidium Rievaulx 'Cooksbridge'
台湾为cymbidium Rievaulx 'Cooksbridge'的原生地之一,品种丰富多样。古代北宋黄庭坚的《幽芳亭》曾对其描述道:「一干一华而香有余者兰,一干五七华而香不足者蕙」,正是其名由来。我们通常可以于气候凉爽的高海拔地区发现它们的踪影。

Cymbidium Strathtyne 'Cooksbridge'
台湾为cymbidium Strathtyne 'Cooksbridge'的原生地之一,品种丰富多样。古代北宋黄庭坚的《幽芳亭》曾对其描述道:「一干一华而香有余者兰,一干五七华而香不足者蕙」,正是其名由来。我们通常可以于气候凉爽的高海拔地区发现它们的踪影。

春蘭
春蘭(Cymbidium goeringii)早於隋唐及南北朝時期的詩賦中已有記載,歷史相當悠久,其深蘊豐厚的文化更是位於各種蘭花之冠,春蘭相當耐寒,可忍受冰點以下的溫度,且會散發濃郁甜美的氣味,特別喜愛在垂直陡峭的岩石斜坡上生長。

Cymbidium madidum
台湾为cymbidium madidum的原生地之一,品种丰富多样。古代北宋黄庭坚的《幽芳亭》曾对其描述道:「一干一华而香有余者兰,一干五七华而香不足者蕙」,正是其名由来。我们通常可以于气候凉爽的高海拔地区发现它们的踪影。

Cymbidium canaliculatum
台湾为cymbidium canaliculatum的原生地之一,品种丰富多样。古代北宋黄庭坚的《幽芳亭》曾对其描述道:「一干一华而香有余者兰,一干五七华而香不足者蕙」,正是其名由来。我们通常可以于气候凉爽的高海拔地区发现它们的踪影。

Cymbidium 'Rembrandt'
台湾为cymbidium 'Rembrandt'的原生地之一,品种丰富多样。古代北宋黄庭坚的《幽芳亭》曾对其描述道:「一干一华而香有余者兰,一干五七华而香不足者蕙」,正是其名由来。我们通常可以于气候凉爽的高海拔地区发现它们的踪影。

Cymbidium 'Ice Cascade'
台湾为cymbidium 'Ice Cascade'的原生地之一,品种丰富多样。古代北宋黄庭坚的《幽芳亭》曾对其描述道:「一干一华而香有余者兰,一干五七华而香不足者蕙」,正是其名由来。我们通常可以于气候凉爽的高海拔地区发现它们的踪影。